濟南大明湖附近老藤酒窖的老板姜玖華給記者做了一個實驗,取一張普通的白色餐巾紙,將真假紅酒分別倒在餐巾紙上,真紅酒中顆粒很小的天然色素在餐巾紙上均勻擴散,而假冒紅酒的色素沉淀在餐巾紙上,往外擴散的只有水跡。
姜玖華解釋說,假冒紅酒的色素是化工合成的,色素顆粒比較大,所以不會均勻擴散。對那些以次充好的假名牌紅酒,消費者還要細心觀察酒瓶標識,沒有標注出廠日期、廠名、廠址的均可能為偽劣產品。
“中國的消費者普遍認為價格便宜的紅酒是假酒,其實在我們國家,2歐元左右的紅酒中也有很好的紅酒(1歐元約折合人民幣8元)。”澳大利亞的留學生韋瑞斯說。
韋瑞斯介紹,2歐元左右的紅酒在澳大利亞紅酒市場賣得最好,因為紅酒與中國的白酒不同,最大的價值不是用來收藏而是飲用。
“紅酒不是越老越好,如果儲存的方法不當或是時間過長,很可能發(fā)生變質,口感變酸。這并不說明這瓶紅酒是假酒。”韋瑞斯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