濟寧雨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轉:3月26日消息,新浪科技日前獲悉,小i機器人起訴蘋果侵犯發(fā)明專利權一案,將于3月27日召開預備庭(正式開庭前,法官、當事人借此詳細了解案情),正式開庭審理時間已經確定為7月2日。(濟寧專利)
去年7月2日,蘋果公司與深圳唯冠就iPad在華商標權達成和解。第二天,便有媒體曝出小i機器人(上海智臻網絡科技有限公司)已經向法院提起訴訟,狀告蘋果Siri侵犯專利權的消息。(濟寧專利申請)
據(jù)悉,小i機器人發(fā)起訴訟,主要是認為蘋果iPhone中的Siri侵犯了其發(fā)明專利(專利號:ZL200410053749.9),專利名稱為“一種聊天機器人系統(tǒng)”。小i機器人未向蘋果提出經濟索賠。
新浪科技獲悉,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將在3月27日下午對本案召開預備庭,進行正式庭審前的證據(jù)交換、爭議焦點確定等事項。
小i機器人代理人、大邦律師事務所律師斯偉江向新浪科技確認了上述消息。他同時透露,正式庭審的時間也已經確認為今年7月2日。
斯偉江表示,根據(jù)現(xiàn)有證據(jù),他認為蘋果公司存在侵犯專利權行為,但是最終是否侵權仍然需要等待法院判決。
去年7月,小i機器人創(chuàng)始人袁輝接受新浪科技專訪時曾表示,Siri實現(xiàn)機制和模式與小i機器人相同,“雖然不能直接說100%侵權,但幾乎完全侵權。”
斯偉江表示,一旦法院判定蘋果侵權行為成立,具備Siri功能的蘋果產品要么選擇去掉這項功能,要么停售。不過,他補充稱,專利官司的周期可能會比較長。
如果蘋果侵權事實成立,將會對蘋果在中國的經營產生一定影響。目前,中國市場已經成為蘋果營收來源的第二大市場,僅次于美國市場。
蘋果在2013財年第一季度財報中披露,大中華區(qū)當季營收為68.30億美元,比去年同期的40.80億美元增長67%,增長速度遠超蘋果全球其他市場。
蘋果CEO蒂姆?庫克(Tim Cook)在今年1月初接受新浪科技專訪時表示,“在不遠的將來,中國會成為蘋果最大的市場。”
蘋果中國負責公關業(yè)務的工作人員未回應新浪科技的置評請求。
公開資料顯示,Siri成立于2007年,2010年被蘋果以2億美金收購,最初是以文字聊天服務為主。通過與全球最大的語音識別廠商Nuance合作,Siri實現(xiàn)了語音識別功能,并成為蘋果產品的一項特色功能。
小i機器人成立于2004年,在2007年之前以類似Siri的模式進行運營。2007年后,小i機器人正式轉型,為政府、企業(yè)提供智能機器人客服服務。
法律術語:
召開預備庭:是在正式審理案件前,預審法官、書記員、當事人等聚集在一起,詳細了解整個案情。其中,明確原被告雙方爭議焦點,確定當事人無異議的事實和證據(jù),明確開庭需要質證的證據(jù),確定需要出庭作證的證人等事項,都是召開預備庭時需要解決的問題。召開預備庭,可以提高庭審效率和庭審質量,避免訴訟延遲。